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藥品
產品說明:
科技成果簡介
“虎貞痛風膠囊”是采用現代中藥研究方法研制而成的現代中藥復方制劑,具有清熱利尿、滋肝補腎、降低血尿酸、降血脂、消炎止痛等作用。本復方經過多年的實際臨床應用,效果明顯,無任何副作用。藥效學研究證明,該藥物安全無毒,與市面上同類藥物相比具有更好的抗痛風性關節腫脹、改善尿酸代謝的作用。同時本品原料易得,直接生產成本較低,服用一個療程的費用明顯低于其他同類上市產品。
“虎貞痛風膠囊”的處方來源是根據在民間流傳了數十年的驗方,現通過現代工藝技術精制而成。臨床上用于氣血不足,肝腎陰虛所致的痹證熱痹、頑痹范疇疾病所引起的并發癥。本藥物經過臨床300多例病人的應用,效果明顯,且無副作用,具有清熱利尿、滋肝補腎等作用。處方中的幾味主藥如車前草歸肝、腎、小腸經,對腎臟有利尿和利尿激素樣作用。女貞子歸肝、腎經,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
痛風的治療目前尚沒有特效藥,西藥(如:秋水仙堿、消炎痛、腎上腺素皮質激素等)普遍存在較強的副作用,而現有中藥成熟品種不多。而痛風病患數目正處在一個快速上升期,如何盡快找到一種毒副作用小、效果明顯可靠的治療痛風藥物品種,成為遏制痛風危害的當務之急。本項目適應癥明確、療效顯著、無毒副作用,市場定位準確,市場前景廣闊。對其開展進一步的臨床驗證試驗,將更加強化該項目的特點,為其產業化提供有力的保證,其產業化的成功對于傳統中醫藥產品產學研的合作開發具有示范意義。
本項目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專利申請號200610037537.0),并且“虎貞痛風膠囊”已獲得國家藥品食品監督管理局中藥六類新藥臨床試驗批件(2008L02043)。
成果目前的市場應用情況
本產品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所頒發的中藥第6類新藥臨床研究批件(批件號2008L02043)。目前正在進行臨床試驗階段。
產品市場前景預期效益
一般而言,尿酸水平升高是痛風的生化基礎,無癥狀性高尿酸血癥是痛風發生的前期狀態,痛風必伴有高尿酸血癥。我國20世紀50年代以前痛風的發病率極低,是一種罕見病,1958年以前僅有25例痛風報道。但在近20年來,痛風的患病率有顯著增多的趨勢,并且呈現發病年齡低齡化的特點。
上世紀80年代初期,國內調查顯示男性高尿酸血癥的患病率為1.4%,女性為1.3%;90年代中期以后的調查顯示男性高尿酸血癥發病率升至10.1%,痛風發病率達0.34%,界于美國20世紀80年代到20世紀90年代痛風發病率(0.275%~1.000%)之間;2003年在南京進行的調查顯示,我國部分地區高尿酸血癥發病率已達13.3%(與歐美地區2%~18%的發病率相當),痛風發病率達1.33%,低于目前美國痛風發病率(2.7%),而且南方和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患病率較同期國內其他地區高??梢娡达L的流行病學特征在悄然發生變化,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正日益成為威脅人們健康的常見病。
根據以上調查數據估計,國內痛風患者約有1700萬,同時患有高尿酸血癥但無臨床癥狀者約有1.2億﹝約人口的10%﹞。按用藥日消費在0.2~4.0元推算,中國的抗痛風藥物市場規??蛇_到一年50000萬元左右,假設20%的人服用本藥,每年可創造10000多萬元經濟效益。
抗痛風藥物主要是臨床用藥,從目前醫院抗痛風藥物的銷售數量與銷售金額來看,近兩年這類藥物的銷售均呈現大幅上揚趨勢,并呈現出冬夏兩季高發的季節性特點??雇达L藥目前品種不多,臨床治療主要以秋水仙堿、非甾體類抗炎藥、激素、(如丙磺舒、磺比酮及苯溴馬龍)和抑制尿酸合成藥(別嘌呤醇)為主。這些藥物在治療上都有缺陷。療效差、副作用大成為其臨床應用的瓶頸?;仡櫧陙砜雇达L藥物的研究情況,鮮有安全性較好的抗痛風新藥出現,臨床使用仍以別嘌呤醇和苯溴馬龍為主。這兩種藥都是緩解用藥,前者以抑制尿酸生成為主,后者以促進排泄為主。由于痛風發病率相對較低,難以吸引更多資金投入研發新的換代產品,致使醫生在臨床用藥方面可選擇的范圍很小。所以即便別嘌呤醇和苯溴馬龍在治療上不盡如人意,也很難有其他選擇,二者在痛風市場的銷量依然穩步攀升。
本藥立法組方抓住痛風的主要病機,針對風濕痰瘀等病邪,兼顧臟腑,標本同治,于利濕泄濁,活血祛風中同時兼顧脾腎不足,適當補益,方藥雖小,配伍嚴謹。既符合傳統中醫藥理論,又被現代藥理學研究結果證明,驗之臨床,收效甚好。同時顯效、無毒、無不良作用:有顯著的消炎、利尿、降尿酸作用;且長期毒性試驗、急性毒性試驗均未見任何不良反應,是治療和預防痛風病的良好方劑。并且本藥組方簡潔,所用藥材均為藥典收載品種,原料來源廣泛易得,質量穩定可控,直接生產成本較低。這些產品特色均為本藥的市場推廣奠定了良好的產品基礎。